院校携手合作 共谱发展新篇
发布日期:2015/8/6 9:11:10 浏览次数:
7月20日上午,我院迎来了一次振兴中医和中医教育的盛典――“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榆林医院”授牌仪式。省中医药管理局处长袁瑞华、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瑞辉、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景峰、副处长卫昊等出席了授牌仪式。我院全体院领导参会,仪式由市卫生局副局长高治中主持。
高治中副局长代表市卫生局对此次授牌表示祝贺。他说,榆林市中医院被陕西省中医药大学授予“陕西省中医药大学附属榆林医院”,是校院合作共谋发展的一个新起点,也是榆林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件喜事,他希望中医院以此为契机,在改革发展、技术进步、人才培养和专科建设等方面主动沟通,促进交流,深化合作,不断提高临床带教能力和人才养质量;同时,也希望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真正将中医院作为教学、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基地,加强对医院教学管理、临床带教、学科建设、专科建设的帮助和指导,加强对医院医疗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对口支援,共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。
随后,苏买泉院长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。他代表全院职工向省中医药管理局、陕西中医药大学及市卫生局多年来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。他表示,陕西中医药大学是拥有六十余年建校历史的中医药高等院校,为国家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,医院将凭借此次机会,依托陕西中医药大学先进的管理理念、雄厚的科研教学优势、强大的教授专家团队,结合医院实际工作,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和科研能力建设,增强医院发展的创新力、竞争力,全面提高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。会上,苏院长还同与会人员共同展望医院发展前景,他表示,医院今后将以国家、省、市级重点专科为龙头,做大做强专科品牌。目前,泌尿外科男科中心已经投入使用,预计今年十月份将启动眼科医院。同时,他还提出了成立中医药发展研究所,举办每年一次的中医文化节和进行中药材种植等想法,以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,宣传中医传统文化,彰显中医文化魅力。因此,希望陕西中医药大学能够对我院进行长期的技术指导,以推动医院各项工作顺利进展。
王瑞辉副校长回顾了陕西中医药大学6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和发展成果,并对此次合作充满了信心和期待,他说,榆林市中医院已经成为陕西中医药大学的第1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,这标志着医院和学校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文化传承创新等领域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,实现了资源共享、优势叠加、共赢发展,既为学校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医院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。他深信,在省中药管理局、市政府和卫生局的鼎力支持下,通过院校双方的共同努力,一定会使医院的优势更加突出、特色更加明显,一定会打造出院校协同教人的新模式,奏响合作共赢的新篇章。
袁瑞华处长在听取苏院长和王副校长的讲话时频频点头。她说,中医院是陕北地区唯一家三级甲等中医院,富有强烈的创新管理理念和市场开拓精神,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。陕西省中医药大学学科优势突出、医疗资源丰富、科研实力雄厚,享誉国内。中医院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的联姻是强强联合、优势互补,必将结出丰硕的成果,希望双方共同努力,在临床教学、科研、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,不断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素质,为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。
会上,王副校长向苏院长颁发了“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”的金色牌匾,标志着院校合作正式建立,也预示着医院软实力跃上新的台阶。
据悉,陕西中医药大学于1952建校,是陕西惟一一所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,医、理、工、文、管多学科专业相互支撑、交叉融合的医学类院校,是1978年中共中央确定的全国8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校之一。学校有13个教学(系、部),2所直属附属医院、16所非直属医院,另有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和陕西医史博物馆。学校师资力量雄厚,副高以上职称426人,拥有张学文和郭诚杰2位国医大师,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、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9人,有省级名老中医、名中医32人。学校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,省级重点学科6个、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。学校开设21个本科专业。学校坚持立足陕西、面向西北、辐射全国,为国家培育了6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药人才。
上一篇:义诊进社区 居民享便利
下一篇:马秀兰副市长专题调研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